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研究引领促成长,且行且思共芬芳

研究引领促成长,且行且思共芬芳

2023年12月05日 09:32:14 访问量:36

  为了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基于核心素养下进一步提高教师单元整体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于11月6日到9日在实验小学举行了为期四天的“小学数学结构化研究”的培训,前两天是冯璐媛教授以《基于“数感”教学评一致的单元课程设计与实施》和《基于“运算能力”教学评一致的单元课程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的研修;后两天是罗柳萍教授以《基于“空间观念”教学评一致的单元课程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的研修。

  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健全的个体,同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良好的基础。因此,每门学科都应该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做贡献,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在开班仪式上,安局从新课标、结构化等上位概念进行指导,并突出新课标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导学案(学连案)的改革的趋势。焦校进行讲话提到,珍惜专家的传经送宝,建议老师们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思考研究。

  冯教授进行《结构化教学视角下的素养单元课型》的讲座,从教学研修目标、教学研修任务、单元课型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冯教授指出,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核心,要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不同学段的主要表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全面分析主题、单元和课时的特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其中,单元课型研究中共包括五种课型:单元开启课、探究建构课、课时练习课、拓展关联课、复习延伸课。

  东关小学连爱平老师进行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例展示。老师从学生熟悉的中秋节吃月饼习俗创设问题情境,以整数可以均分到整数无法均分中发生矛盾冲突,从而引出分数存在的必要性。整堂课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中充分动手操作,明白分数的意义,再过度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赵春梅老师进行了《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课例展示。以问致疑的引出分数,同时渗透了估算的意识。在整堂课中,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重复认识几分之一,并究其根本。学生在涂一涂、折一折的活动中自主创造分数几分之一,再通过分数计数单位的累加得到几分之几的过程中,认识分数的意义。

  西关小学刘晓霞老师进行了《7的乘法口诀》课例展示。从学生熟悉的七巧板拼图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数一数中观察规律,自然的从加法过度到简洁的乘法,在沟通加法和乘法关系的同时,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算理和算法,学会编制乘法口诀,并知道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最后,以古诗中找乘法口诀和变式的乘法算式设计结束课堂,整堂课学生气氛活跃并扎实的掌握了所学知识,是一堂丰富多彩并有收获的课堂。

  实验小学王晋霞老师进行了《7、8、9的乘法口诀》课例展示。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把7——9的乘法口诀统整在一堂课上展示。借助购物的情境,以及数轴上的连加计数编制出乘法口诀,通过显然易见的学习单,层层递进完成口诀的编制并检验。最后,通过西游记的故事和七言绝句进行找乘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冯教授从教师的三教和三不教上做了指导:三教——教学生困惑的地方、教学生感到最难的地方、教学生打死他也想出不到的地方;三不教——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因此,教师要界定好教什么,不教什么,更好的打造高效课堂。

  冯教授还指出了课堂提问的不良倾向如下:1、提问一点即过,学生思考时间短;2、提问过于频繁,碎问碎答;3、提问随意,概括或模糊不清,不便于评价;4、提问没有层次性,对较难问题没能铺设好台阶;5、没有充分考虑提问方式的使用条件;6、提问形式单一,简单僵化,提问面较小;7、教师控制问题答案,有霸权倾向;8、问题的开放性不够,忽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因此,有效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问题是课堂的心脏。好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而且好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一次高效的提问,让每一个问题都发挥出它的价值所在,并非成为一种形式。而且《课标(2022版)》中指出:“教学活动应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所以问题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罗柳萍教授进行了以“图形的认识(一)”为例的“空间观念的课堂培养与评价”的教授。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空间观念的内涵与具体评价、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与评价样例、空间观念主题研修——认识图形(一)。深刻刨析了各个名称的内涵,例如:空间知觉(实物指认)——空间表象(图形指认)——空间想象(剖面指认)。罗教授指出,想象是空间观念的培养基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空间推理,空间表象重构,逐步提升。

  西关小学马凤先老师进行了《认识图形(一)》的课例展示。通过图形的图片导入,根据直观感知形状进行图形的分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并归纳总结图形的特征。最后利用图形的特征进行巩固应用知识,展示生活中的建筑图片,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验小学余慧卿老师进行了《认识立体图形》的课例展。老师利用生本教材的小芳的卧室,让学生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把不同形状的物品进行分类,在学生用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说一说风不同感官感受不同图形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三角面包店查找线索的形式进行升华感知,在教学结束后还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总结。

  阳方口小学郭宏老师进行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课例展示。老师通过学生自己画一组平行线,再在这组平行线间画两条线段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平行四边形或者梯形。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总结出相应的概念,在进行猜测边的关系,亲自动手用量一量、标一标等方式验证猜想,整个流程下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东关小学吴变莲老师进行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课例展示。吴老师在课前复习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并非常好的利用教具和学习单上的平行线和相交线进行叠加,让学生进行合作,自己开放性操作,得出各种不同的四边形,进而研究各种四边形的特征。整堂课,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一堂非常精彩的课堂,值得我们多次研究和学习。

  在课例结束后,罗教授指导老师们从某节课,某个环节的设计活动,对应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进行集体讨论改课,各位老师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我们教师一步步成长的练兵场,更是让学生真正学习发生的关键,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身为教师的职责与使命。一堂好课有什么标准,什么才是一堂真正的好课呢?相信每个老师心中都有自己答案,或许你我的答案各不相同。但一节好课的样态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融、自由灵动,知识从教材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数学从课堂走向我们的生活。那么,一堂好课诞生的背后定离不开我们持续地思考、专业地学习、执着地实践、深入地反思。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眼睛可以,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我们要做一棵有思想,会思考的芦苇。备课如“孕育”,上课如“生产”,“十月怀胎很不易,一朝分娩很幸福”。教学研究是累,是痛苦并快乐着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在“学习 实践 反思 再学习 再实践 再反思......”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编辑:周昱钦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县新堡小学校 特此声明。